4月20日,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做客岭南大讲坛·公众论坛,从围绕莫言产生的争议谈及知识分子伦理责任,寄望每一个人坚守底线,有所不为。
许纪霖认为,小说家莫言用具有颠覆性的文字,以农民的原始力量和深层欲望,挑战人间的既成秩序,有现实批判精神;而作为知识分子的莫言,却创作疑似吹捧重庆唱红打黑的打油诗。
“‘莫言’是当下中国普遍的精神症状,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。”许纪霖说, 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‘莫言’,它代表怯弱、圆滑。”
许纪霖借孔子的“狂狷之道”说,狂者有所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狂者,有勇气与恶直接斗争,但可以坚守底线,在能做到的事情上有所不为。
许纪霖将年轻一代中泛滥的犬儒主义部分归结于应试教育,“知道考卷答什么和内心想法是没有关系的”。他对大学教育痛心疾首,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,刚入校时还有理想,等到大三、研二就变得很现实了,“过去是社会跟着大学走,现在大学跟着社会走”。
提到近期高校多发的杀人案,许纪霖称,大学里不是缺乏真正的公民课程,就是非常边缘,医学院应该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,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,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学习,更重要的是道德实践,今天在大学校园里也更是缺乏。”
评论